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通常是影响其投资决策和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投资哲学及其可能对业绩的影响: 1. 价值投资投资哲学: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,以较低的价格买入,等待其价值回归。典型的价值投资者如
新能源行业基金的投资逻辑与机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:
1. 政策驱动与全球碳中和目标
全球超过130个国家承诺碳中和目标,中国“双碳”战略(2030碳达峰、2060碳中和)推动新能源产业长期增长。政策层面包括补贴、税收优惠、绿电交易机制等,直接刺激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细分领域需求。欧盟碳边境税(CBAM)、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RA)等国际政策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化投资机会。
2. 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
光伏领域HJT、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持续突破,风电大型化机组降低度电成本,钠离子电池、固态电池等技术逐步商业化。LCOE(平准化度电成本)数据显示,光伏/陆风成本已低于传统煤电,经济性驱动装机量爆发。技术壁垒高的环节(如光伏硅片、隔膜材料)更易形成龙头溢价。
3. 产业链结构性机会
上游资源:锂、钴、镍等关键矿物供需错配,盐湖提锂、回收技术企业具弹性;
中游制造:电池、逆变器、组件等中国占据全球70%以上份额,龙头企业出海优势明显;
下游应用: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(2023年中国超35%)、风光大基地项目、分布式能源网络构建新场景。
4. 储能与电网配套的衍生需求
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,储能(电化学/压缩空气/抽水蓄能)成为刚性配套,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或达80GW。虚拟电厂、智能微网等新技术模式带来增量市场,电网升级(特高压、柔性输电)拉动相关设备投资。
5. 行业周期与估值匹配度
短期需关注产能过剩风险(如光伏组件价格战),但长周期看,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仍低(2023年全球约14%),成长空间明确。基金投资可侧重技术领先、现金流稳定的细分龙头,或布局处于渗透率早期阶段的氢能、海上风电等赛道。
风险因素包括技术路线替代(如钙钛矿对晶硅的冲击)、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(如多国推动本土化生产)、补贴退坡后的盈利考验等。需结合行业景气度指标(如光伏组件排产、动力电池库存)动态调整仓位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