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色系期货产业链供需格局研判 1. 上游原料端:铁矿与焦炭的供应约束 铁矿供需:全球铁矿供应呈寡头格局,四大矿山(淡水河谷、力拓、必和必拓、FMG)主导定价。国内铁矿对外依存度高(约80%),价格易受地缘政治(如澳
黑色系期货产业链供需格局研判
1. 上游原料端:铁矿与焦炭的供应约束
铁矿供需:全球铁矿供应呈寡头格局,四大矿山(淡水河谷、力拓、必和必拓、FMG)主导定价。国内铁矿对外依存度高(约80%),价格易受地缘政治(如澳洲、巴西出口政策)及海运费波动影响。2023年以来,海外矿商发运量整体平稳,但国内钢厂低利润下对高品位矿需求增加,结构性矛盾支撑矿价。
焦炭:焦煤资源紧张(主焦煤依赖进口蒙古、俄罗斯)叠加环保限产,焦化厂开工率阶段性受限。钢厂对焦炭提降博弈频繁,成本端焦煤价格韧性较强,形成底部支撑。
2. 中游生产端:钢厂利润与产能调节
粗钢平控政策:2023年国内延续“产量压减”导向,但执行力度边际放松,钢厂通过废钢添加比例调节产量。电炉钢(成本敏感型)与高炉钢(长流程)交替减产,形成动态平衡。
库存周期:社会库存与厂库水平反映终端需求预期。2023年Q3产业普遍维持低库存策略,需警惕四季度冬储需求对价格的脉冲式拉动。
3. 下游需求端:地产疲软与基建对冲
房地产:新开工面积持续负增长(1-8月同比-24%),拖累螺纹钢、线材需求。政策面“保交楼”仅支撑竣工端,对用钢强度较高的开工端改善有限。
基建投资:专项债提速叠加万亿国债增量政策,三季度基建用钢(如热卷、钢构)需求企稳,但资金到位节奏影响实际采购放量。
制造业:汽车、机械行业板材需求韧性较强,新能源(光伏支架、风电塔筒)贡献边际增量,但出口退税调整可能影响海外订单。
4. 产业链利润分配与期货贴水结构
当前黑色系利润集中于上游(铁矿、焦煤),中游钢厂普遍微利,期货主力合约多呈现贴水现货,反映市场对远期需求悲观预期。
需关注“政策预期差”:若稳增长加码(如PSL重启、地产限购放松),盘面或快速修复贴水。
5. 风险变量提示
海外衰退预期加剧可能导致大宗商品系统性下跌;
国内粗钢压减政策若严格执行,铁矿需求将受压制;
极端天气(如北方供暖季限产)扰动短期供应。
黑色系期货未来或延续“强预期、弱现实”博弈,价格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,建议高频数据(如水泥出货率、铁矿港口库存)及政策窗口期信号。
标签: